tyc1286太阳成集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方案 / 正文

2018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安、面向陕西、辐射全国,旨在培养坚定贯彻党的方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和3S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与技能,能在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测绘等相关地理信息产业,从事资源调查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国土信息、遥感测绘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发展预期:

1.热爱祖国,关心环境,具备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和3S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本技能,从事资源调查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国土信息普查等工作。

3.能进行一般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4.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专业论文。

5.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持续更新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员工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专业知识。能够将数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专业知识用于复杂地理环境问题。

1.1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本知识;

1.2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1.3掌握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1.4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1.5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地理环境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

2.2具备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及数据库技术;

2.3具有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实践技能;

2.4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方案设计。能够设计针对地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对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方案;

3.2能够用图纸、报告、论文或实物等形式呈现地理环境问题的设计结果和解决方案。

4.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相关地理信息的各类地理现象、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

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进行实验;

5.技术技能。能够针对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地理环境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在解决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过程中,使用现代工具获取相关文献资料;

5.2能够选择、使用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所需的现代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

5.3能够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地理环境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专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行业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6.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6.2理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素养;

6.3了解行业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能够在国土信息、遥感测绘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7.沟通能力。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1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说明书、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7.2至少具备一种外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专业相关外文文献资料,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表达。

8.组织管理。理解并掌握国土资源调查、遥感测绘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8.1理解国土资源调查、遥感测绘活动中涉及的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8.2具有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知识的能力。

9.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9.1能够认识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9.2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求,采用合适方法不断学习,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关联矩阵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专业知识

问题分析

方案设计

研究能力

技术技能

职业规范

沟通能力

组织管理

终身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H

中国近代史纲要

 

 

 

 

 

H

M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M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H

形势与政策

 

 

 

 

 

H

M

 

H

大学英语I、II、III

 

 

 

 

 

 

M

 

H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H

 

M

 

H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H

M

 

H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

 

 

 

 

 

M

M

 

H

西安古都和城市文化

 

 

 

 

 

 

M

 

H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BI

H

H

M

 

 

 

 

 

 

线性代数

H

H

M

 

 

 

 

 

 

普通地理学

H

M

 

 

 

 

 

 

 

高等数学BII

H

H

M

 

 

 

 

 

 

C语言

H

H

 

H

 

 

 

 

H

自然地理学

H

H

 

M

 

M

 

 

 

环境学概论

H

M

 

 

 

 

 

 

 

自然资源学

H

M

 

 

 

 

 

 

L

环境生态学

H

M

 

L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H

H

 

 

 

 

 

 

M

专业核心课程

地图学

M

 

 

H

 

M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M

 

 

H

 

 

H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M

 

 

 

 

 

H

 

M

测量学

M

 

 

M

 

 

 

L

L

GPS原理及应用

M

 

 

H

 

 

H

 

M

遥感概论

M

 

 

 

 

 

 

 

L

ENVI数字图像处理

M

L

 

H

 

 

H

 

M

ARCGIS软件应用

H

L

 

H

 

 

H

 

M

计量地理学

H

 

 

M

 

 

L

 

 

 

 

 

方向课程

 

专题制图

M

H

 

M

 

 

 

 

 

大比例尺地形图

M

H

 

M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与分析

M

 

 

M

H

 

M

 

 

地理数据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M

 

 

M

H

 

M

 

 

3S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

 

 

 

M

H

 

 

 

M

全球变化

H

 

 

M

 

 

 

 

M

资源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M

 

 

H

 

 

 

M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M

 

 

H

 

 

H

 

L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M

 

 

H

 

 

 

 

 

集中实践课程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L

 

 

H

 

 

 

H

L

测量学实习

M

 

 

H

 

H

 

M

 

资源环境综合实习

L

 

 

H

 

 

 

H

L

大比例尺野外测图

M

 

 

H

 

H

 

M

 

3S技术集成应用实习

 

 

 

H

 

H

 

M

M

顶岗实训

 

 

H

M

 

 

 

H

 

毕业论文(设计)

M

M

H

 

M

H

H

 

 

备注:1.表中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集中实践课程与主要的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

2.H(强)、M(中)、L(弱),表示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度强弱程度,一般一门课程最多支撑5项毕业要求。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由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分条说明确定。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本专业所属主干学科: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

核心课程:地图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GPS原理及应用、ENVI数字图像处理、ARCGIS软件应用、计量地理学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年。

六、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1.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及毕业条件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分配

学分

比例

讲授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40.5

688

544

144

25.31%

选修

8

128

128

-

5%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31

512

480

32

19.37%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23.5

464

288

176

14.69%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选修

22

512

192

320

13.75%

集中实践课程

必修

35

-

-

-

21.88%

选修

 

 

第二课堂实践与

创新创业活动

 

(8)

-

-

-

 

合   计

160

2304

1632

672

100%

总学分160,总学时2304,其中课堂讲授1632,实践学时672;集中性实践教学35学分,实践教学总学分56学分,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5%。

必修课130学分,占总学分81.3%,1664学时,占总学时72.2%;选修课30学分,占总学分18.7%,640学时,占总学时27.8%。

本专业要求员工毕业时,应完成总学分160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基础必修40.5学分,公共选修8学分,学科专业基础必修31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必修23.5学分,专业(方向)选修22学分,集中实践课程35学分。

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8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1. 专业教学计划表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试学期

考查

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通识教育平台

 

 

 

 

 

 

 

 

 

 

 

公共基础课程必修

 

 

 

120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2

 

 

1201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48

48

 

1

 

 

1201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8

 

4

 

 

1201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48

48

2W

3

 

 

1201105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1-4

 

0201101

大学英语I

4

64

64

 

1

 

 

0201102

大学英语II

4

64

64

 

2

 

 

0201103

大学英语III

4

64

64

 

3

 

 

0801101

公共体育Ⅰ

1

32

 

32

1

 

 

0801102

公共体育Ⅱ

1

32

 

32

2

 

 

0801103

公共体育Ⅲ

1

32

 

32

3

 

 

0801104

公共体育Ⅳ

1

32

 

32

4

 

 

030110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2.5

48

32

16

1

 

 

1301101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2

32

32

 

1-7

 

 

0801106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

2

32

32

 

2-6

 

 

1001103

西安古都和城市文化

2

32

32

 

1-4

 

 

小计

40.5

688

544

144

 

 

 

 

选修

 

公共选修课程

8

128

128

 

 

 

 

备注

全校员工必须从创新与创业类、艺术与审美类中各选2学分,从人文与社会类、技术与工具类、科学与环境类中选修2类课程,4学分,共修够8学分方可毕业。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0301104

高等数学BI

4

64

64

 

1

 

 

0301118

线性代数

2

32

32

 

1

 

 

0642101

普通地理学

2

32

32

 

1

 

 

0301105

高等数学BII

4

64

64

 

2

 

 

0642102

C语言

3

64

32

32

2

 

 

0642103

自然地理学

6

96

96

 

2

 

课程组教学

0642104

环境学概论

2

32

32

 

3

 

 

0642105

自然资源学

2

32

32

 

3

 

 

0642106

环境生态学

3

48

48

 

4

 

 

030110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4

 

 

小计

31

512

480

32

 

 

 

备注

 

专业核心课程必修

0643101

地图学

3

48

48

 

1

 

 

064310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3

64

32

32

3

 

 

064310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

48

48

 

3

 

 

0643104

测量学

2.5

48

32

16

4

 

 

0643105

GPS原理及应用

1.5

32

16

16

4

 

 

0643106

遥感概论

3

48

48

 

4

 

 

0643107

ENVI数字图像处理

2.5

64

16

48

5

 

创新创业试点课程

0643108

ARCGIS软件应用

2.5

64

16

48

5

 

创新创业试点课程

0643109

计量地理学

2.5

48

32

16

 

5

 

小计

23.5

464

288

176

 

 

 

 

备注

 

专业选修方向

 

 

国土信息应用

0644101

专题制图

2

48

16

32

 

5

 

0644102

大比例尺地形图

2

48

16

32

 

5

 

0644103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与分析

3

64

32

32

5

 

 

0644104

地理数据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3

64

32

32

6

 

 

0644105

3S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

3

64

32

32

6

 

创新创业试点课程

0644106

全球变化

2

48

16

32

6

 

 

0644107

资源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2.5

64

16

48

 

6

创新创业试点课程

0644108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2

48

16

32

6

 

 

0644109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2.5

64

16

48

 

6

 

小计

22

512

192

320

 

 

 

备注

 

 

 

 

 

 

 

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入学教育

 

1W

 

 

 

1

 

1301101

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

2

2W

 

 

 

1

 

 

公益劳动

 

2W

 

 

 

1-4

 

0645101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2

2W

 

 

 

3

 

0645102

测量学实习

2

2W

 

 

 

4

 

0645103

资源环境综合实习

1

1W

 

 

 

4

 

0645104

大比例尺野外测图

2

2W

 

 

 

5

 

0645105

3S技术集成应用实习

2

2W

 

 

 

6

 

0645106

顶岗实训

14

16W

 

 

 

7

 

0645107

毕业论文(设计)

10

12W

 

 

 

8

 

小计

35

42W

 

 

 

 

 

备注

 

总计

160

2304

1632

672

 

 

 

注:1.“备注”一栏中可注明线上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改革的特征或其他需注明的课程特征;

  2.画“-”的单元格表示不用填写;

  3.专业创新创业试点课程需在备注里注明

九、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安排表

 

类别

活动内容

学分

活动安排及要求

考核办法

思想道德素质

参加党团课教育、团干部培训

1/0.5

团课教育合格者,认定0.5人;团干部培训合格者,认定1分

证书

获评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等道德类典型人物

8/6/4/2

国家级/省级/市级/
校级,同项荣誉取最高

科技创新创业

被SCI,EI,SSCI收录论文

8/6/4/2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其他作者

 

 

 

 

 

 

 

 

 

 

 

 

 

 

论文或证书、项目书

 

 

 

 

 

 

 

 

 

 

 

 

 

 

 

 

 

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6/4/2/1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其他作者

其他正式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3/2/1/0.5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其他作者

增刊、论文集/内部学术刊物

1/0.5

第一作者

省市级员工奖励

6/5/4/2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

校级员工奖励

4/3/2/1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

院级员工奖励

2/1.5/1/0.5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

科研项目

2/1/0.5

主持员工科技创新项目/参与员工科技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

发明创造

6/4/2/1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其他

全国老员工学术科技竞赛

6/4/3/1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者

省级老员工学术科技竞赛

3/2/1.5/0.5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者

校级老员工学术科技竞赛

2/1.5/1/0.5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者

公司组织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及竞赛

1.5/1/0.5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3/2/1

国家级/省级/校级

创业培训,创业训练营

1

积极参加创业培训、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每次计0.5分

创业调查

1

积极开展创业调查,并形成质量高的创业调查报告

创业孵化

3—6

项目主持人计3分,其他成员减半,每个项目最高计6分

技能拓展

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学术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

1

在校期间,累计参加4次院级以上组织的学术科技活动或学科竞赛但未获奖,可在第六学期认定1学分

证书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

1

实验不少于18学时

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

1/1.5

四级(专四)/六级(专八)考试

计算机二级

1

合格

计算机软件水平

1.5/1

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

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实训

1

教团队格证、会计上岗证、秘书证、心理咨询师证及相关相近专业资格认证等,每个证书计1学分

书法等级考试

1/0.5

四级/三级

第二学位

2

员工取得第二学位者,记2学分

文体活动

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稿件

4/3/2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获奖或参与

省市级报纸杂志发表稿件

3/2/1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校报发表稿件

0.5

第一作者1篇

公司或员工社团刊物稿件

0.2

第一作者1篇

全国性征文、辩论、演讲及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

3/1/0.5

一等奖/其他奖/参与者

省级征文、辩论、演讲及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

2/1/0.5

一等奖/其他奖/参与者

集团老员工艺术节校级活动及校级知识竞赛、文艺演出

1.5/1/0.5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参加书画、摄影等艺术展览

2/1/0.5

全国/省部级/校级

公司组织开展的知识竞赛和文艺活动

1/0.5

一等奖/其他奖

全国或国际性比赛

6/5/4/3/6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其余名次/破记录

省市级比赛

4/3/2/1/4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其余名次/破记录

校级比赛

1.5/1/2

第一名/其余名次/破记录

院级比赛

1/0.5

第一名/其它名次

各类运动员训练

2/1.5/1

学年要求训练次数的90%/85%/80%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0.5

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天以上,并撰写调查报告者记0.5,最高2分

调查报告或工作总结

参加社会实践获奖或被同级媒体报道

4/2/1.5/1

个人获全国表彰/个人获省级表彰/集体获省级以上表彰/集体或个人获校级表彰

积极参加员工社团活动一学年以上

0.5/1

按时参加活动/公司表彰的社团先进个人或当年度省级优秀社团成员

担任校、院、班员工干部;
员工社团负责人,各部门工作助理等一学年以上,考核合格者

1.5

校员工会、社联主席团成员、院员工会主席、院团委副书记、省级优秀社团负责人

1

校、院员工会,校团委、学院团委、员工党支部副部长以上干部,班长、团支书和社团负责人,部门工作助理、见习班主任、校级优秀团学干部

0.5

校、院员工会工作考核合格的干事,班级认定小组认为工作考核合格的其他班团干部。

志愿服务

注册志愿者参加的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0.5—1

每志愿服务24小时记0.5学分,最高1学分;


参加志愿活动个人获奖

4/3/1

全国/省市级/校级

读书阅览

阅读本专业制定的必读书目,并认真做好笔记和心得

1

每学年,撰写课外读书笔记1万字以上

读书笔记

 

注:第二课堂各类别活动内容,由各学院参照学校“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认定标准参照表”自行设计,按《太阳成集团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制实施办法》进行考核并认定学分。

十、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0642103

自然地理学

6

96

96

 

考试

2

 

0642104

环境学概论

2

32

32

 

考试

3

 

0642105

自然资源学

2

32

32

 

考试

3

 

0643107

ENVI数字图像处理

2.5

64

16

48

考试

5

上机

0643108

ARCGIS软件应用

2.5

64

16

48

考试

5

上机

小计

15

288

192

96

 

 

 

 

 

 

 

 

 

 

备注:专业能力课程群表

序号

核心应用能力

内涵及要求

支撑课程群

 

 

1

自然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资源学、环境科学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各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发展前沿

4.熟练掌握地理科学的分析方法

5.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能开展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

1.普通地理学

2.自然地理学

3.环境学

4.环境生态学

5.自然资源学

 

 

 

 

2

数学或逻辑学、计算机及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

1.熟练掌握数学及数理统计的知识;

2.掌握收集处理信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掌握数学分析在地理学的应用能力;

4.掌握信息技术开发、数据库建库等能力和技能。

 

1.高等数学BI

2.高等数学BII

3.线性代数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计量地理学

6.C语言

7.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3

地图、测量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制图、测图的应用技术

1.熟练掌握地图学、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掌握现代制图、测图的应用技能。

1.地图学

2.测量学

3.专题制图

4.大比例尺地形图

 

4

“3S”技术基础理论

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遥感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

3.掌握GPS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

1.地理信息系统

2.遥感概论

3.GPS原理及应用

5

“3S”技术应用

1.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技能;

2.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地理数据的应用方法;

3.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应用技能;

4.掌握“3S”集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5.掌握遥感、遥测、GIS空间分析与模拟等现代技术手段。

 

1.ENVI数字图像处理

2.ARCGIS软件应用

3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与分析

4.地理数据空间分析原理与分析

5.3S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

6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环境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治理等应用能力

1.掌握地理、环境、生态等要素观测、采集及分析技术;

2.掌握学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进行资源环境调查和评价、生态环境治理;

3.基本掌握全球变化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1.全球变化

2.资源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上一条:2022版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2018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tyc1286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 : 西安市科技六路1号电话 : 029-88241902邮编 : 710065

Copyright© http://www.waltloa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